西方语言学院郭霞副教授
经西方语言学院推荐,我很荣幸地参加了为期一年的研究生导师挂职锻炼工作。在挂职工作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了林口县朱家镇教育中心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了解到乡村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
首先,乡村教育学生生源状况。逐年学生数目在减少,生源状况不佳。一些重视教育的家长通过买房的方式把孩子带到牡丹江市或者林口县读书,在朱家镇教育中心学校就读的不少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整体对于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其次,乡村教育师资状况。随着学生数量减少,学校教师呈现过剩的现象,教师整体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教学积极性不够高。一半以上的教师不在朱家镇安家,住在牡丹江及林口的较多,每天上班需要通勤,耗时较长。不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业务能力下滑,本学期由于有上级检查,在不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中抽调一部分会电脑应用的组成材料组,专门梳理学校材料,形成文字材料。学校教职员工对校长和副校长认可度较高,校长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经常看到他们在操场忙碌的身影,很少时间坐办公室,每周回家一次,基本上以校为家,工作量很大很辛苦。
再次,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状况。朱家镇是林口县中离牡丹江最近的一个镇,从牡丹江到朱家镇路况不够好,驱车前往需要耗时近一个半小时,近年来没有修路。学校位于朱家镇的中心位置,学校门前路很窄。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8454平方米,校舍教室操场状况都不错,主楼教室都配有电脑,授课教师可以用课件上课,操场面积较大,但是春秋两季操场上风沙较大,不利于学生活动。以前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分别位于三个教学楼内,近几年由于生源数量减少,学校为了冬天取暖省煤,节约资源和资金小学和初中部合并用一个教学楼。

在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中,能够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各项挂职挂职并留存过程性材料,对挂职学校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每次去挂职单位挂职都手写挂职日志,留存过程性材料;在挂职工作过程中申请了校级科研项目“以基础教育人才需求为导向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对朱家镇中心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并撰写了朱家镇教育中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面对中层干部以上人员进行“走近人工智能”为主题的讲座;帮扶了一名留守儿童,九年二班王千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赠送王千浍同学一些学习用品和阅读书籍,鼓励她好好学习;基于去基础教育学校听评初中英语课,撰写了专业学位教学案例“I a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基于对乡村教育对调研,撰写了“乡村教育调研报告”。受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限制,没有基础教育名师,经过邀请校领导没有意向参加我校的基础教育名师进高校活动。在挂职工作中,参与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从日常的教育教学入手,去班级听课巡课,与学生交流,了解乡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们对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与反思,从学习方法和策略角度给学生们提出提升学习成绩的建议,帮助学生圆梦;与授课教师交流,感觉到一些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教学积极性不高,对课程教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带领2024级学科教学(英语)两名研究生徐庆良和杜蕊鑫走入朱家镇中学校,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状况,指导他们如何基于学情,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参与学校中层以上会议,对学校工作献言献策,帮助制订校风校训,帮助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

在整个挂职工作期间,我积极履行挂职工作指责,积极寻求方法去解决乡村教育的问题,尽己所能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及教育思想传递给乡村基础教育学校,受到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通过挂职工作,使我真正有机会了解了乡村教育,不胜感慨,城乡教育的确有差距,了解到我国目前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林口县朱家镇中学学校的领导是一支锐意进取的班子,对于学校工作具备无私奉献精神,但是由于自身学校层次所限,有些建设方面思路还不够宽阔,主要以事务性工作为主。在挂职工作尾声时领导们表示他们非常欢迎大学能够与乡村基础教育单位进行共建帮扶,给他们带来更新更好的办学思路与指导帮助,促进乡村基础教育提升层次,促进乡村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