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院
 机构设置 | 学科建设 | 学位管理 | 培养工作 | 招生工作 | 党建思政 | 综合事务 | 导师队伍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事务>>学院动态>>正文
   
热点关注
 
研招网
研招网
学信网
学信网
虚拟数字展馆
虚拟数字展馆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
信息管理学生端
信息管理学生端
信息管理教师端
信息管理教师端
图书馆
图书馆
智慧师院
智慧师院
 
 
   
文学院师生前往牡丹江二中开展教育见习活动
2025-05-19 15:25  

为切实加强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和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2025年5月15日下午,文学院副院长、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主任付振华老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王立宏老师,语文课程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科带头人曲竟玮老师,带领学生前往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教育见习活动,观摩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讲授的《<红楼梦>整本书导读——林黛玉艺术形象赏析》公开课。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和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共10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与董一菲老师共赴一场“探究林黛玉艺术形象”的深度对话。

公开课伊始,董一菲老师首先从“林下风致”的文化基因入手,针对林氏之姓下暗藏的千年文脉进行提问。董老师抓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字、号、别号、生日等,与同学们积极交流黛玉的艺术形象。随后,董老师从林黛玉的花语、外貌、住所入手,针对黛玉的花语与“似蹙非蹙”“似喜非喜”“照水”“扶风”等词语能否删除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刻探讨。无论是对于黛玉外貌描写中词语的删减,还是对于林黛玉颜色的象征意义,抑或是对于黛玉宝玉的爱情信物等问题,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学都能基于文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1CFDB

在授课过程中,董老师紧抓潇湘馆里的生命诗学,特别指出潇湘馆的青苔石阶,是曹雪芹精心铺设的隐喻地毯。“苔痕上阶绿”的幽寂中,鹦鹉学舌反衬出空谷足音般的孤独。这里的每片竹叶都在书写“寒塘渡鹤影”的意境,每滴晨露都映照着“眼空蓄泪泪空垂”的宿命。曹雪芹以“水做的骨肉”颠覆了传统文学对女性的物化书写,董老师以别样的角度切入,让黛玉的形象经久不衰。董老师还特别提出黛玉与宝玉那些未送出的旧帕、未说尽的誓言,在“你放心”三个字中完成了比“我爱你”更震撼的灵魂契约。当董老师追问“你来这世间干什么?”时,现场众多同学都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1F94A

活动最后,牡丹江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孙奇峰对本次公开课进行点评。孙书记高度赞扬了董一菲老师的教学过程,他指出,董一菲老师用林黛玉这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红楼梦》中的三重门——文学鉴赏之门、审美创造之门、文化传播之门,未来我们也要紧握这把钥匙,打开更广阔的文学世界。

1CFDB

在本次教育见习活动中,同学们通过课例观摩与深度研讨,深入感知董一菲老师以文学与美为中心、以黛玉为基点进行《红楼梦》整本书导读的教学魅力,进一步理解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施路径。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见习为契机,在实践中持续锤炼文本解读能力,精进教学设计水平,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为未来从教奠定基础。

未来,文学院将继续完善“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和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开阔视野,增强技能,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深度融合。

 

关闭窗口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院 | 版权所有  

地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邮箱:ascmdj@126.com   

邮编: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