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晶莹应学校邀请,在实训楼406教室做了题为《技术支持的基础教育循证研究》的学术讲座。全校教育硕士、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牡丹江市教研员代表参加了讲座。研究生学院刘志学副院长主持讲座。
王晶莹教授从由关注学生学业成绩向科学素养的焦点转移、新技术支持的科学教育循证研究的逻辑框架、新技术支持的科学教育循证研究的实践案例以及新技术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论述了科学素养的多重愿景,提出科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点,全景展示了技术支持基础教育循证研究的关键问题。
刘志学副院长在总结中对王晶莹教授的到访及精彩讲座表示了衷心感谢,对牡丹江市教研员参加我校学术活动表示了欢迎。他指出,本次讲座是我校落实与牡丹江市教研院《研培合作协议》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学校将积极邀请专家学者来校学术交流,开拓师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校地合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振兴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讲座专家简介】
王晶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秘书长,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学习科学学会科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台湾师范大学双博士后,主要从事技术支持的科学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学术旨趣在于运用新兴技术、脑科学等多学科解决科学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探索与创新该学科的研究方法论。具体研究方向有技术支持下的科学课堂教学与教师教育,多模态证据支持的科学教与学的互动机制,学生科学高阶思维测评与发展,课程与教材测评以及计算教育学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际SSCI英文期刊和国内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等国家和省部级教育类课题多项,著有《STEM学习环境论》、《科学探究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探索与思维突破》等,多项实证研究成果为循证研究决策提供参考。